文、图/羽柴秀辉
文章的开头首先感谢各位在《一笑抿恩仇》里留帖支持秀辉的朋友们,有你们的回复相信也不用我亲自出面回应了。公道自在人心,群众的眼睛果然是雪亮的。没什么可以回报大家,送上一文,聊表谢意!
(仿真食品十分神似!)
大阪是日本的美食天堂,天下的厨房。各式料理云集,食店林立。不少和风料理屋的门前都设有橱窗,里面摆放着各式令人垂涎三尺的日本料理——慢!日本料理屋的料理长会把食物放到橱窗里吗?当然不是!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形神具备的仿真食品模型罢了!
(这个甜品也是仿真品!)
仿真食品作坊
(猜得到这些原料准备做什么吗?)
日本制作仿真的企业不少,规模不一,包括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以及家庭作坊。秀辉在好友刘先生的引荐下参观了位于大阪市内的仿真食品作坊。这家作坊的规模很小,作坊内只有二男一女在工作。其中一位中年男子浓眉大眼,是这家作坊的主人。他看到刘先生非常高兴,仿佛看到老朋友一样,非常热情地招呼我们。在得知我们的来意后,他高兴地向我们介绍了作坊的工作和仿真食品的历史。
仿真食品的历史
(原来是用来做三文鱼刺身的!)
据作坊主人三井先生介绍,日本仿真食品大约产生于1917~1932年之间,其发祥地有三个,分别是东京、大阪和京都。
最早开始制作仿真食品的是京都的岛津制作所。1917年,擅长模型制作的手工艺师西尾惣次郎创作的“料理模型”被当地数家料理屋老板看中,请西尾先生协助他们的料理屋制作相关模型,这就是日本最早有文献记录的仿真食品。
1923年,东京的须藤勉先生用蜡仿照料理屋的出品制作了“食品饮料样品”,配上价钱的标识供客人直观地进行点餐。须藤勉先生发明的“食品饮料样品”推出后获得了很好的反应,迅速成为当时东京各大料理屋争相仿效的对象。
1932年,大阪的岩崎泷三把自己学到用蜡制作“食品模型”的方法,并按照食品模型行业化的理念推广出去,成为了大阪仿真食品业的鼻祖。
有趣的是,由于当时的交通、通信不发达,消息封闭,三位大师发明仿真食品的消息互相是不知道的,彼此都不知道在日本的另一角已经有人从事自己相同的工作。后来日本人才把这些仿真食品模型统一称为“食品サンプル”。
直击制作过程
(造型担当奈子正在制作一枚仿真寿司)
作坊里除了主人三井先生外,还有一男一女两名员工。三井先生是作坊里的调色担当,女子是三井的太太奈子,是造型担当。还有一名小伙子是学徒。三井先生介绍,制作仿真食品一定要细心、耐心,要慢功出细货,否则将欲速则不达。
三井太太奈子一边做一边向我们介绍了制作仿真食品模型的基本流程。原来不同的流派制作食品サンプル的方法也有不同,须藤流注重活用蜡的特性,西尾流注重活用琼脂,而岩崎流则是采用先将油画颜料溶解到石蜡中的方法。
别小看一盘寿司模型,它可是有一枚一枚造型不同的“寿司”组成的,模型的体积细小,要把每一枚寿司的紫菜卷、生鱼片做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非心灵手巧者不行。看着奈子小心翼翼制作“花之恋”寿司,不禁想起小时候在劳作课上制作手工的时光。岁月不留人啊!
行业的竞争
食品サンプル制作业的竞争越来越剧烈了,据三井先生说,日本国内的同行竞争还不是最要命的。这个行业最强大的对手是中国。近年来,中国国内制作仿真食品模型出口日本的企业逐年增多,大量中国廉价商品冲击日本市场,使得日本国内食品サンプル制作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日本货的特点是物美价高,中国货的特点是价格便宜。性价比的取舍是中日两国同类企业的比拼的焦点,希望仿真食品制造业的竞争能给大家带来物美价廉的食品サンプル,那就皆大欢喜了。
文章引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