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万语首页>学习指南> 最实用的口译笔记技巧

最实用的口译笔记技巧

来源: xtxiao | 更新日期:2013-07-02 14:40:03 | 浏览(177)人次

最实用的口译笔记技巧
记忆可分为理解性记忆和机械性记忆两种。对话语内容经过大脑思考、判断,听得懂、理解了的话语,记忆会建立,并且保持长久;反之,对听不懂、未理解的话语,要记忆是不可能的。可以说理解是记忆的基础。这就是理解性记忆。
而机械性记忆与理解性记忆不同,它不是靠理解,而是机械性地全盘记住。其中加入分析和理解的余地很少。这样的机械性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机械性记忆的信息量是很有限的。因此,普通成人主要通过理解去记忆,所以机械性记忆数字时得依靠记笔记。
口译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处理大量话语信息。原语长的话,很难全都靠脑记住。而且,理解的速度也不可能等同于单纯的耳听速度,前者总是小于后者。据知,一段没有内在联系的内容,只要不复述的话,都不能维持记忆三四秒钟。
口译现场的紧张导致记忆功能、理解功能衰退。正因如此,笔记在口译活动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口译笔记的目的并不是记录“原话”,而是迅速但却是短时间地保留原语信息要点和关键词语,酌情转译成另一种语言。它表现为即席条件下口译“思维理解”的笔头提示形式。
因此,口译笔记从概念上可定义为译员在口译现场通过一定的职业化手段即席、迅速地整理过的“提示性”笔头记录。它是即席口译理解和口译记忆的继续,而并非是一种旨在长期保留信息的纯粹记录性质的笔记。这也就是说,口译笔记只是译员对短时“工作记忆”或一定时间内的长时间记忆的提示性补充,它不能完全替换译员的记忆职能,但可以起某种“路标”的作用,从而提醒译员注意他在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摘自鲍刚2005年第178页)
但是,由于人的笔记速度的有限性,记笔记只可能限定在很小的范围之内,无形中记笔记的自由权利被缩小了(哪天,电脑技术发达到能代替人把所听到的全都迅速而又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的话,则另当别论)。
口译笔记有很多特殊性。它不同于课堂笔记,也不同于会议记录。我们提倡以脑记带动笔记,而不是反之。笔记只应该是脑记的一种补充,不宜过多,否则,容易造成注意力分散,复述时难以整合。因此,笔记应有所选择。应选那些难以靠理解去记忆的、得依靠机械性记忆的数字、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或者语句中的关键词等做笔记,以把主要精力用于原语的听解上。
口译工作开始前,有必要先检查一下是否备好了纸和笔,笔是否写得出,是否好使,数量是否够等等。纸最好用大张白纸,使一大段话语能写在一张纸上,免得翻页耽误时间或因翻页分散精力,影响思路。词语之间、行距之间的间隔不能过密。因为笔记并不是对原语字词的记录,而是译员大脑对原语思路及内容追踪的提示标记,必要的空间能有助于它。由于耳口席、即时条件不允许,口译笔记不可能做到页面整洁,字迹端正。但是笔记必须具有高度的可辩性――译员自己能一目了然。
长期以来,交替传译是职业译员的主要工作方式之一,尤其在外交活动和商务谈判等领域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虽然近年来国际会议越来越多地采用效率更高的同声传译,交替传译仍是职业译员训练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
借助交传特有的笔记技术,译员对于意义的理解和记忆都能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其从事口译实践的能力将与普通的双语者形成本质的差别。相对于入门阶段,有笔记的交传练习需要达到前所未有的难度和强度,最终使学习者形成稳固熟练的基本技能,能够从容面对职业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状况,始终保持稳定可靠的传达质量。
一、交传笔记:延展语言思维的脉络
1.为何记?
笔记,顾名思义就是用笔记录。我们上课、开会、听讲座的时候都会做些记录,按说应当非常清楚笔记的用处――大脑中记不住的东西就得记在纸上。然而在口译中,这个问题要稍微复杂一点。
在职业口译的发展过程中,围绕交传笔记的方法曾经出现过两种不同观点的争论。一些译员认为,应当借鉴已有的速记技术,建立精密的结构体系,尽量完整地用笔记保存原语的细节。另一些人认为笔记不能取代人脑的记忆,应当通过有限的笔记帮助意义的理解和记忆。经过口译实践和训练的检验,后一种观点最终占据了主流,成为今天交传笔记方法的理论基础。
口译现场,职业译员的记忆能力经常令人感到惊奇,有些人还会询问译员是否学过速记。的确,一些早期的译员曾经专门接受了传统的速记训练。所谓速记(phonography或stenography),就是用一套特殊的符号以简略的方式记录语音,从而提高笔记的速度。然而,速记符号只是记录语音的形式,所以在普通的文字之外形成了新的语言系统。如果我们在V1译中使用速记,势必在语际交流的过程中增加了额外的转换步骤,在效率上反而得不偿失。因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速记技术逐渐退出了口译实践。
今天绝大多数职业译员使用着一种非常精炼的笔记方式,每页纸往往只是寥寥数笔,却能帮助译员准确地回忆出大段的话语来。事实上,交传笔记的主要作用不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对意义的加工和组织。
概括地说,交传笔记主要起到以下的作用:
分析信息
口译过程中,译员听到原语后并不是像做听写那样简单地记录文字形式,而是试图深入理解话语传递的意义,然后利用少量的笔记保存理解之后的部分信息。
组织要点
译员的任务不是像会议秘书那样进行逐字记录,而是需要向他的听众转达自己所理解到的信息。因此,译员可以考虑译语的思维特质和表达习惯,在做笔记的时候就对话语的要点进行组织,从而保证重新表达阶段的清晰和连贯。
强化记忆
有机整合的意义要比孤立词句的形式更容易记忆,这一点我们在无笔记交传阶段已经有所体会。译员可以利用笔记进一步优化意义记忆的结构和效率,并通过梳理意义的线索大大提升细节回忆的数量。

2.记什么?
大家应该记得我们在上一章中探讨过的思维脉络,无笔记交传和有笔记交传的确在方法上一脉相承。在口译入门阶段,我们学会在理解话语的过程中把注意的焦点从词句的形式转移到深层的意义上来,为此我们需要激活相关的背景知识,主动构建话语的逻辑表征。无论记叙还是论述,我们都可以利用总体的脉络把零散的细节串联起来,从而显著改善记忆的效率,如同我们增加记忆的容量一样。在很大程度上,交传笔记就是在理解话语的同时把思维脉络记录在纸上,为后来的重新表达提供回忆的线索。
毋庸置疑,大脑的记忆容量是有极限的。然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遗忘常常
不是因为记忆系统“装不下了”,而是我们已经搞不清楚信息“装在哪儿”了。这意味着,在发生遗忘的时候,我们的记忆系统里可能还保留着细节的痕迹,但是由于缺乏提取信息的线索,结果造成记忆提取的失败。在口译实践中,我们发现大脑对于话语细节的记忆容量其实非常可观,但是对于逻辑线索的保持能力相对有限。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笔记保存话语的总体逻辑以及少量的抽象细节。经过正规的训练,译员可以利用非常简练的笔记记忆并且传达10分钟甚至更长的连续讲话。
根据上述策略,交传笔记包括以下内容:
信息要点
•事件场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5w原则)……
•交流信息:谁在说?对谁说?发言者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如果我们把人际交流比作一幕戏剧,那么交传笔记需要还原并且记录演出的脚本。重要的是,译员需要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参与事件的人物以及人物与人物、人物与背景之间的关系,而绝不能简单记录人物口中的台词。译员应当用导演的眼光审视一切,不能仅仅充当一名场记。
逻辑连贯
•列举/递进:首先/其次/最后,第一/第二/第三,……
•原因/目的:因为,所以,从而,……
•假设/条件:如果,只要,一旦,……
•转折/让步:虽然,但是,尽管,……
我们的语言中充满了这样的关联词语,并且在不同民族之间呈现出一定的共性。可以想见,话语逻辑的连贯衔接反映人类思维的基本规律。因此译员的理解过程包括逻辑推理的层面,有关线索应当保留在交传笔记当中。
容易遗忘的细节
•数字
•专有名词
•技术术语
我们已经知道,这些抽象符号之所以容易遗忘,主要是因为它们意义太过单纯,无法与整体脉络进行整合。的确,译员可以利用笔记保存这些细节。然而正如上一章所述,译员首要的任务是对抽象符号进行必要的诠释,知道符号所指何物比记忆符号抽象细节更为重要。

3.如何记?
对于同一段话语,不同的人可以整理出不同的逻辑,并且各有自己的记忆重点。因此交传笔记并不存在唯一标准的方式,每个译员都能建立自己独特的笔记体系。不过从口译实践和训练的过程中,我们还是可以归纳出一些大的原则。
工具
许多职业译员采用垂直翻页的笔记本,一般以A5幅面大小(14.8cm x21cm)的居多。如果大家看看本章中的笔记范例,就能理解这样选择的意义。交传笔记中的逻辑脉络以纵向延伸,所以窄型的本子可以在一页上记录较多的逻辑内容。译员一般先只在每页的正面记录,记到本子最后再翻过来用,因而垂直翻页的本子比较方便。
有时译员手头没有专用的笔记本,不得不使用零散的纸张。在这种情况下,一定需要注意在每页笔记上标明顺序,否则工作时间长了难免弄乱。
在学习口译的过程中,我们对本子的消耗很大。出于经济和环保考虑,我们可以把用过一面的A4复印纸一切为二,这样正好相当于A5,然后用订书机垂直订好,同样非常好用。
也许为了节约空间,有些译员喜欢把笔记分为两栏,甚至一些翻译机构专门定制了中间有分隔线的笔记本。是否分栏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偏好,其实即使整页记录也未必浪费纸张。
数量
交传笔记的一个秘诀是“越少越好”,当然这不是为了省纸,更重要的是笔记只是辅助理解和记忆的一种手段,过于详细的笔记势必分散理解的精力。如果理解与笔记两种任务出现矛盾,首先应当放弃笔记而保证理解。评价笔记的终极指标是唯一的――翻译的质量。如果意义传达失败了,那么笔记再过精致也毫无价值。
我们除了用简略的方式记录话语的逻辑脉络之外,对于各个句子一般只需记录其主干,不必总是主、谓、宾俱全。有时只要记录主语、宾语,相应的谓语自然而然就能回忆起来。有时发言人讲话速度过快,我们可能无法一一写下他列举的内容,这时只要快速划上几道横线,记录此处提过几项内容,此后全凭回忆也许可以把主要内容还原出来。
语言
鉴于理解在交传笔记中的核心地位,一般建议大家在可能的情况下用译语记录。换言之,译员在倾听原语的同时就开始准备译语的表达,或者说译员根据译语表达的需要积极地梳理原语的意义。正如上一章所述,理解和表达两个过程的重合有助于意义传达的自我监控以及参与交流的现场意识。可以想见,这也为未来的同声传译训练埋下了伏笔。
不过,中文由于其特性也许构成了一个例外。如果我们假设从原语的听力理解到译语的重新表达之间存在某种超语言的意义过程,就是说某些意义可以脱离特定语言形式而存在,那么与西文的表音文字相比,中文的表意文字充满丰富的意向,更加接近超语言的意义形式。因此,汉字是中文译员的宝贵工具,在中外双向互译里都可以发挥表意作用。

最实用的口译笔记技巧

文章标签:最实用的口译笔记技巧,实用资料,日语更多相关文章信息
如果下面的推荐课程让您意犹未尽,请猛击这里查看全部课程。
课程名称 有效期 课时 原价 优惠价 试听 购买
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上册 240天 80节 580.0元 370.0元
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下册 240天 75节 690.0元 480.0元
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全套 (上册、下册)
关闭查看课程有效期
查看
155节 1270.0元 590.0元
新版标准日本语中级 360天 243节 980.0元 590.0元
新版标准日本语全套(初级、中级)
关闭查看课程有效期
查看
398节 2250.0元 840.0元
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上册)(唐蕾版) 240天 96节 698.0元 498.0元
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下册)(唐蕾版) 240天 96节 698.0元 498.0元
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全套(上册、下册)(唐蕾版) 192节 1396.0元 898.0元
每天30分钟玩转日语发音 60天 19节 298.0元 198.0元
大家的日语(1) 240天 60节 600.0元 500.0元
N5达人日语会话 120天 37节 598.0元 398.0元
大家说日语(1) 150天 15节 398.0元 258.0元
大家说日语(2) 150天 18节 498.0元 358.0元
日语发音+大家说日语1.2套餐
关闭查看课程有效期
查看
52节 1194.0元 498.0元